粵東
  省政府參事陳鴻宇:
  立體交通網絡推動粵東經濟一體化
  省政府參事、省委黨校教授陳鴻宇認為,在粵東西北各地中,粵東的整體發展水平,包括工業化、城鎮化以及市場化程度都是比較高的,這決定了粵東在全省的經濟發展格局。因此,在全省振興粵東西北發展的戰略中,粵東也將成為潛力較大、容易見效的地帶。
  陳鴻宇建議,粵東的振興發展,要從合作中要動力、從體制改革中要活力。汕潮揭應加強對內對外雙向開放,打通行政區劃的界限和障礙,看準定位,補齊短板,構建開放新格局。
  陳鴻宇指出,粵東雖然定位為欠發達地區,各項人均指標在全省都是中等靠後,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,人多是其中一個客觀因素。而且汕潮揭原本就是一個市,如果加起來,堆頭並不小,工業化進程較快。
  此外,粵東各市的城鎮化、市場化程度,在粵東西北地區中也是發展得比較好的,在全省僅次於珠三角。“放在全省的格局來看,提升珠三角、帶動東西北,靠什麼提升?主要靠體制機制。”陳鴻宇說,這就令珠三角很多行之有效的做法,在粵東能夠得到比較好的對接,包括跟珠三角在人才和產業方面的對接。
  他舉了一個具體的例子,就是中山與潮州的對口幫扶互利共贏。“潮州的產業基礎比山區好,專業鎮發展也相當不錯。在結對的過程中,給市場比給錢重要,給機制比給錢更重要。我有專業鎮,我有市場化的發展程度,懂得怎麼做生意,帶我去巴西、越南、柬埔寨走一趟,我就知道怎麼跟你對接。”陳鴻宇認為,不只潮州,揭陽、汕頭也有類似的優勢,決定了整個粵東地區都有著不錯的發展勢頭。
  陳鴻宇表示,粵東的經濟發展,一靠思路二靠環境。
  他建議,依靠粵東的特色產業基礎,大力發展民營經濟,做到“大小並舉”“星月齊輝”。但同時要有戰略定力,不能急於求成。“粵東只要發展得比原來好,比珠三角速度快,比全國平均水平高,就應感到高興。”
  他特別強調,汕潮揭三市在行政邊界上的相互隔閡和體制機制上的互不對接,使粵東的經濟發展受到了阻礙。隨著交通網絡初步打通,既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,區域間的合作是主流,要從合作中要動力,從體制改革中要活力。
  南方日報記者 吳哲  (原標題:推動區域產業分工實現抱團發展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n05bncnv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